天山网记者 赵敏
茶余饭后的书籍、电影、电视剧,身上穿的衣服、喝的饮料、吃的零食、开的汽车、钟爱的时尚品牌……小到休闲娱乐、大到贸易往来,知识产权在经济生活中无处不在。
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随着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的实施,我区专利思维、品牌观念、版权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得到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我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
保护触角向下延伸
“商标怎么注册?怎么保护?权利受到侵犯该怎么维护、取证?去哪些部门维权?这些问题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回复。”4月20日,新疆软件园内的新疆千语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俊说,2021年12月公司成立,作为一家初创企业,她遇到不少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开在“家门口”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帮她迅速答疑解惑。
李文俊所说的“家门口”援助中心是指中国(新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绿谷创客孵化示范基地工作站。
随着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中对知识产权运用、保护、服务需求不断增大,我区维权援助服务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进园区、进高校、进科研院所步伐不断加快。
2021年,我区获批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哈密、塔城、阿克苏等地设立5个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完成了国家商标受理窗口在南疆、北疆和东疆的整体布局;同时,在全区14个地州市及新疆商标协会建立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提供商标注册管理保护和运用促进等全方位深层次、一体化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

4月20日,商家在位于新疆软件园的自治区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咨询商标注册事宜。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 摄
中国(新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在全区9个地州市建设分中心,在乌鲁木齐重点园区设立3个工作站。绿谷创客孵化示范基地工作站就是其中之一,为新疆软件园内3000多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
“目前,公司成立不到半年,已成功申请了6件商标,正在申请商标8件、专利2件,为了保护公司品牌,在工作站的指导下,我们还申请了‘千语集’全品类商标。”李文俊说。
中国(新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负责人刘山玖介绍,中心汇聚多方优质资源,从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纠纷多元化解决、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为企业、发明人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授权、确权、维权服务,促进维权援助资源优化配置、高效运用。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覆盖全区,开展自治区知识产权服务走基层活动,通过走访、调研、座谈及服务等形式,深入地州市、园区、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活动,真正让政策惠及更多企业。”刘山玖说。
打击侵权持续“加码”
“一直以来,知识产权类案件多呈现专业性强、查处难等特点。”新疆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律师周茹说,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产权,由于其权利本身的特殊性、侵权判定的复杂性,往往导致侵权案件处理周期长,在法律诉讼中,常常出现“赢了官司,输了市场”的局面。
周茹从事律师工作已有20余年,她见证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从弱到强的变化,在她看来,知识产权侵权多为企业保护意识不强、侵权不自知,甚至不正当竞争恶意侵权等。
“以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一般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重视,缺乏商标、专利管理相关知识,无法及时发现自己的权益遭受损害,或发现后为时已晚,已遭受损失。”周茹说,近年来,她接手的知识产权商业维权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很多企业开始及时维权、积极维权。另一方面,随着我区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比如发明专利、技术合同等纠纷案件有所增加。

4月20日,位于新疆软件园的自治区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工作人员在指导商家注册商标。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 摄
新疆昆仑尼雅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鹏坦言,2014年公司创立之初,他们缺乏注册商标意识,导致一些电商平台滥用产品宣传图片,假冒公司产品,一度让他们吃了不少哑巴亏,也意识到商标、品牌保护的重要性。
在过去五年间,该公司注册了“昆仑尼雅”“昆仑尼雅黑鸡”“疆小尼”等47个商标,覆盖了食品、方便食品、饲料种籽、化学原料、餐饮住宿以及广告销售等全品类产品。
目前,“昆仑尼雅黑鸡”这一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近两年公司每年营收额在1亿元左右。“这两年,我感受到了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虽然侵权现象依然存在,但我们有信心保护好自己的品牌,得到更多人的信赖。”张鹏说。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从弱到强,张鹏所在的企业并非个例。如今,在我区,知识产权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职能部门也更为积极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知识,结合每年的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开展一系列活动,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好的知识产权环境离不开制度保障。近年来,我区相继出台《自治区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严格实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水平、运用效益持续提升。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张晨介绍,在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进程中,我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越来越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综合运用能力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审查和授权时间大幅缩短
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格局下,我区知识产权创新、运用能力不断增强。
今年1-3月,我区授权专利4572件,同比增长32.83%。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586件,商标注册17723件,同比增加25.81%。此外,今年1月以来,我区共为市场主体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5笔,共计6.57亿。这些数据彰显着我区知识产权创新劲头越来越足。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激发了企业创新创造的活力。”克拉玛依胜利高原机械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王旭说,作为一家从事采油工具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目前已取得国家专利150多项,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占总营收的7%以上。

4月20日,位于新疆软件园的自治区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工作人员在指导商家申请专利。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 摄
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推进,我区营商环境逐年改善,专利审查和授权时间的大幅缩短,让企业在竞争中赢在了起跑线。
今年3月,中国(克拉玛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揭牌,主要面向石油开采加工和新材料领域开展专利快速预审,预审合格的专利申请,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快速审查“绿色通道”,发明专利的审查周期由22.5个月缩短至3-6个月,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查周期由7-8个月缩短至1个月左右。
王旭深感振奋,“时间就是金钱,早一点获取专利,就能早一步将专利转化、推广,从而获得效益。”
面对不断增加的知识产权数量,如何提供质量迫在眉睫。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促进处处长杨红梅介绍,我区专利技术创新、转移转化不充分;专利供需渠道不畅;高价值核心专利、知名品牌数量少,储备不足。
“这就要求知识产权发展必须由‘量’向‘质’转换。”杨红梅表示,将通过大力开展专利导航工作,挖掘高价值专利,拓宽专利技术供给渠道、推进专利技术供需对接,鼓励企业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创优、做大做强。同时,支撑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推动专利资源向产业价值转变。
情趣用品,延时产品,各种都有,添加 微信:yztt15 备注:情趣!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1026.com/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