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邛崃话,属成都市郊县方言之一,有别于成都市区的发音,成都市区属西南官话成渝片区,而邛崃话属西南官话岷江片,与崇州、大邑、蒲江发音接近。邛崃方言属汉语北方话中西南官话的一支。它是在湘方言、赣方言、客家话、羌语、西 北官话等的广泛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合方言。本文所记邛崃方言,以临邛镇语音为代表。
第一节 语 音
一、方 音
1.邛崃方言,除用北京语音的 21 个声母外,还有两个声母:ng〔η〕(四川话“恶”字的阴平 声),gn〔?〕(四川话“你”字的阴平声)。由于声母不同,故所拼出之音与普通话迥异。普通话中 用韵母 an、ai、ao、ou、e 单独注音的汉字,在邛崃话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在韵母前加声母“ng”,与之相拼而得音;普通话中用声母“n”与韵母 i、ian、iang、iao、ie 拼注的大部分汉字,在邛崃话中都须将声母“n”换成gn〔?〕,与之相拼而得音。
2.邛崃话鼻音弱,无 n 声母。凡普通话中用“n”的音节,邛崃话都用“l”声母。
3.邛蛛话一般无卷舌音。
4.唇齿音显著。普通话里用“hu”这个音节注音的汉字狐、葫、糊、壶、虎、浒、户、护、互、 祜等,邛崃话里的音节都为“fu”。
5.普通话里用“dun”这个音节注音的汉字“吨、敦、墩、蹲、盾、遁、囤、沌、盹、顿”等,在 邛崃话里的音节均为“den”;用“rong”这个音节拼注的汉字“戎、荣、容、蓉、溶、融”等,在邛崃话里音节多为“yong”。
6.境内方音差距不大。临近芦山、名山等县的地区,受芦山、名山的方音影响较明显; 西部石坡、大同、马湖一带有较明显的卷舌音。

二、声 调
邛崃话有 5 个声调,为入声独立区。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其调值是:
阴平 高平调,调值55,根、佳、高、妈、夸、开
阳平 低降调,调值 21,船、陈、元、羊、如、麻
上声 高降调,调值53,境、比、短、讲、保、领
去声 低升调,调值13,就、但、闹、盖、万、失
入声 中平调,调值 3,谈、接、作、纳、得、学
如:滩 tan1 谈 tan2 坦 tan3 炭 tan4 塔 tan5
邛崃话与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大致是:
普通话里念阴平的,邛崃话大多也念阴平。 如根 gēn、轲 kē、佳 jiā等。
普通话里念阳平、上声的,邛崃话里一般念去声。如堵 dǔ,邛崃话念 dù。
普通话念去声的,邛崃话一般念阳平或上声。如贡 gòng,邛崃话念 gǒng;嫁jià,邛崃话 念jiǎ;跨 kuà,邛崃话念 kuá。
邛崃话的上声往往与阳平混淆。
三、邛崃话和普通话部分字读音比较



第二节 词 汇
邛崃历史悠久,且素为川康(藏)交通要道,语言交流广泛,方言词汇丰富,也较稳定。 本节主要收录邛崃方言词汇。对所收词汇一般不再注音。如口语音与当用字读音差别较大,则先按口语音写出代用字,然后用括号注出当用字。如:龙拱(骨)车。合音字用适当的字代替,个别的再加注音。如“不晓”写作“表”,“那样”写作“浪”。每一词条后均有释 文,个别词条并附引例,引例中出现该词时用~代替。儿化韵的儿字排写在该字右下角。
一、天文、时日
太阳宝:太阳。
月儿光:月亮。
星秀(宿)子:星星。
天老爷:迷信传说中的天神。
扯忽闪:闪电。
打霜:下霜。
杠(虹)(gang4):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天狗吃月:月蚀。
明儿天:明天。
晚后天:后天的后一天。
上前天:前天的前一天。
一天:昨天。
断黑:黄昏后,天刚暗下来的时候。
打麻子眼:黄昏后,天开始暗下来的样子。
黑尽: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
见天:每天。
年子、年个儿:年,不单用。如今年子、明年子、往年子,今年个儿、明年个儿、往年个儿。
年晨子、年晨个儿:去年。
哪百气:许久。强调语气。如:~我就来了。
回子:一回,不单用。如:这~。
晚夕:晚上,不单用。如:今~,明~。
二、植物、动物
地瓜儿:豆薯。
向儿葵:向日葵。
枞(松)果朵儿 松果。
枞(松)须子:松针。
梅子:杏子。
棋柑:柚子。
红柑儿子:橘子。
圆圆(yuan2yuan1):桂圆、龙眼。
骨都(朵)子:花蕾。
桑泡儿:桑椹、桑果。
梨儿:梨子。
牯 牛:公牛。
沙牛:母牛。
牙狗:公狗。
宝儿(ber5):狗,不单用。如:称黄狗为黄~。
牙猪:公猪。
草猪:母猪。
脚猪:专门用于配种的公猪。
壮猪:肥猪。
线(骟)鸡:阉鸡。
仔鸡:未成熟的鸡。
老水(鼠)子:老鼠。
檐老鼠儿:蝙蝠。
啄木官:啄木鸟。
鬼冬哥 、哼哄猫儿(hen4 hong2 mer1)、 猫儿狐:猫头鹰。
麻螂子:蜻蜓。
七姑娘:形如蜻蜓,其身细小。
秋老虎:螳螂。
懒虫子:蝉。
啄(蚱)蜢子:蚱蜢。
纺麻姑儿:蟋蟀。
鬼头子:蚱蜢之一种,头较方。
油蚱蜢儿:蚱蜢之一种,头较尖。
亮火虫:萤火虫。
土狗子:蝼蛄。
偷油婆:蟑螂。
杨辣子:一种蛰人的毛虫。
蜞蚂子:青蛙。
蚂嘟子:蝌蚪。
癞疙宝:蟾蜍,俗称癞哈蟆。
爬海:螃蟹。
梭梭、梭二爷:蛇。
三、生 活
毛厕(mao2si1):厕所。
干(阶)沿坎:天井周围和街道两旁靠铺面的坎子。
屋檐水:屋檐上滴下来的水。
灶门先(间):厨房。
塌塌:地点。
乡坝底下(xiang1 ba4tia2):乡下。
四、衣饰、器用
坎肩子:中式背心。
腰裤:内短裤。
麻窝子:一种用竹麻编织的鞋。
单被子:一种用来背孩子的宽长布带。
杌凳子:方凳。
杌杌儿:矮方凳。
亮皮子:用松木等材料创成小薄片,尖端涂硫磺,用以引火照明。
烘笼子:取暖用的火笼。
五、农、工、商业
哈(抓)筢子:一种扒柴草的竹器,又名捞草筢。
龙拱(骨)车:车水工具,有手摇和脚踏两种。
挞桶、拌桶:挞谷、麦用的方形大木桶。
囤子:用以盛粮食或饲料的大竹筐。
烧坊:酿酒的作坊。
杀坊:屠宰场。
京果铺:糖果铺(店)。
写生意:做买卖、找活儿干。
六、文化、娱乐
发蒙:儿童开始入学。
穿鼻子:儿童开始上学的戏称。
嘟儿:陀螺,小孩的玩具。
地转子:小孩玩具。木制圆形扁平体,中空,边刻有孔,中嵌短柄,以绳套柄,反复扯动, 使飞速旋转而发出响声。
提簧、响簧:玩具。多用竹、木制成,以绳套中柄,扯动使之旋转发声。
姑姑筵儿:小孩子合伙做小吃;小孩以游戏形式模仿成人做炊事。
跳房子:小孩的一种游戏。在地上画格示房,按一定规则跳,比胜负。
叠(迭)子:又名抓子。小孩以小石子抓迭的一种游戏。
洒拿子:唢呐的讹音。
撕髂子:两腿向前后伸直成一字形。
七、称谓、人品
老嘴(者):泛指老年男子。
老汉儿:父亲;泛指老年男子。
老太爷:旧时称官宦人家的老年男子,或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老太娘:旧时称官宦人家的老年女子,或对老年女子的尊称。
老爷:祖父,叔、伯祖父;旧时称职位高的官宦人物。
老子:父亲,多用于自称;姑母。
爷爷:祖父,叔、伯祖父。如:大~、二~。
婆婆、奶奶:外祖母,祖母、叔伯祖母;老年妇女。
大老爷:大伯祖父;旧时称县官或县以上的官吏。
家公:外祖父;外叔、伯祖父。如:大~。
家婆:外祖母;外叔、伯祖母。
姑婆:祖父或外祖父的姐妹。
姑老爷:姑婆的丈夫。
老人公:丈夫的父亲。
老人婆、婆婆儿:丈夫的母亲。
老丈人:岳父。(现多随妻称呼)
老丈母:岳母。(现多随妻称呼)
男人:男性。多指已婚男子;丈夫。
女人:女性。多指已婚女子;妻子。
外先(前)人:指丈夫,与“屋头”相对。
婆娘、屋头:妻子。“屋头”多用于称自己的妻子。
大大:有的称伯父、母为~,也有的称父亲为~。
爸儿:叔父。
婶儿、婶母、婶婶:叔母。
么姑娘(yao1 guo1 niang1):女孩子;对排行最小的女性和未婚女性的称呼。
呱孙儿:对孙儿、女的爱称。
幺姑儿:老幺。
幺妹儿:小妹;最小的女孩;戏称青年女子。
新迎(人)子:新娘。
整酒、接新迎(人)子:男子结婚办喜事。
打发:女子出嫁。
交待儿:父母为儿子办婚事。
打发女:父母为女儿办婚事。
吃婆婆儿饭:指女子嫁到婆家去。
耙耳朵:戏称怕妻的人。
走人户:走亲戚家。
有喜了、有了:怀孕了。
害喜:妊娠反应。
发呱气:孩子撒娇。
呱娃子:爱撒娇的孩子。
哩拉(1i1la1):小孩生长过程中多病痛。
闷生子:生下来没有哭叫的孩子。
豆子神:戏称活泼爱说爱逗趣的人。
青头姑娘:没有结过婚的年轻女子。
軃神(to3sen2):流氓,游手好闲的人。
歪:恶,蛮不讲理。
咕噜子:嗜赌的人。
打烂帐:无职业,四处游混;经营景况很不佳。
烟灰:旧时称久吸鸦片的人;烟瘾大的人。
日白:撒谎;无所事事者。
日白匠:经常撒谎或一直无所事事者。
白话:谎话。
瘟猪子:能力低下,技艺、学习成绩很差的人。
白火石:没有本领的人(骂人语)。
洋盘:好出风头、逞能而又不在行的人。
放黄:出丑;不认帐。
开黄腔:说不在行的话。
黄帮:不在行的人。
贱皮子:缺乏自尊心、羞耻心的人。
巴结狗儿:故意讨好不喜欢自己的人。
巴结:讨好。
凫上水:逢迎有权势的人。
宠祸:背后挑拨是非。
痴吧头:爱逗乐、痴笑的人。
二甲粮:卖弄小聪明,不虚心,不懂装懂的人。
颤翎子:遇事好出风头,以显耀自己的人。
猴秋子、费头子:活泼好动、调皮的孩子。
费、迁翻:足不停,手不住,受搞小动作的孩子。
臊皮(sao4 pi2):故意耍无赖,使人难堪;不顾信用,欺骗讹诈,影响亲友声誉的行为。
骚狗儿(sao4 get3):不正经,爱开过火玩笑的人。
戳锅漏:惯于挑拨,搞坏事情的人;做事常出漏子的人。
冲屎棒:好出风头,显示自己,故意把事情弄坏扩大的人。
耷耳狗:话少心眼多的人。
哈宝儿、宝气:爱说错话、做错事,头脑欠清醒的人。
撞棒(zuang3 bang4)、憨子:指傻气,笨头笨脑的人。
胎狗儿:指受人愚弄或欺诈的人。
活毒(糊涂)虫:极其糊涂的人。
殃:懦弱,无势力,常被人欺侮。
殃人:懦弱,无势力,常被人欺侮的人。
癞皮狗儿:无癞之人。
伸手大将军:对乞丐和无业游民的蔑称。
刀儿匠:屠户。
八、生 理
体子:身体。
深:高,多用指身高,植物高。如:他比我~,苗子已尺多~了。
脑壳:头。
额楼:额。
后脑抓、后抓抓(hou4 zua5 zua5):后脑。
风屑:头皮屑。
寡骨脸:颧骨突出的瘦脸。
酒窝儿:嘴两旁的小圆窝儿,即靥。
土痣子:雀斑。
黑眼油:眼珠圆而黑的部分。
白眼油:眼珠上除开圆黑的部分。
眼溜(泪)子:眼泪。 鼻子:鼻子;鼻涕。如:流~。 軃眼皮:装眼瞎,遇事不管。
摲耳屎:打耳光。
牙埂子:齿龈。
天堂:上颚。
烂牙巴、嚼舌头:对编造坏话诬蔑别人者的詈语。
心口、心坎儿:胸中。
夹子窝儿:腋窝。
宝儿宝儿(ber3 ber2):肚子,多为对小孩用语。
腰杆:腰部。
光宝儿宝儿、光董董:赤身,多用于小孩。
倒欠皮:指甲附近翘起的小皮。
砣子、碇子:拳头。
客膝头:膝盖部。
连二杆:下腿,特指膝下与腿肚对称之部分。
夹舌子:说话口吃的人。
齁包儿:严重支气管炎患者。
左刮子:习惯以左手使用刀、筷的人。
溜肩膀:指不敢承担责任的人。
长杆子:高而瘦的人。
灯竿:对瘦而特高者的戏称。
圿圿:身上的积垢。
扯脯鼾:打鼾。
发梦癫:说梦话。
板命:临死时的痛苦挣扎;对大声喊叫者的詈语。
落气:人刚死。
寻短路:自杀。
枋子:棺材。
九、饮 食
莽莽(mang1 mang1):饭,小儿语,小儿吃的饭叫莽莽 。
活糖油糕:椭圆形的面粉包红糖心的油炸饼。
川饺子油糕:油炸麻花。
灰猫儿:豆腐。
黑灰蘑儿:蘑芋制成的豆腐。
焦粑儿:一种圆形的油炸小面饼。
春饼儿、春卷儿:用春芽烙制的薄面皮,把凉菜裹在里面的小食品。
鸡脑壳:把玉米或面粉调匀,挑成小块煮熟。
旺子:指凝结后的猪血、鸡鸭血等。
墩子:酒席上的一种菜,将三四分宽厚的猪肉,先用油炸黄皮,然后置汤内焖熟即成。
嘎嘎(ga3 ga2):肉,多用于小儿。
粗算子:蒸饭用的竹箅子。
煍壶(giou1fu2):吊在灶门上装茶或水的土陶壶。
灶闳(zao4 hong3);灶膛。
桴炭子:木炭。
叼嘴、择嘴:择食,专拣好的吃。
爆肚子:吃饭的谑称。
十、动作、行为
车:(1)转,如:头~过去;(2)转身就走,如:他~了;(3)旋转、拧,如:把龙头~开。
睃(suo2):看。
找:偷看。
嚷:斥责。 如:父亲~儿子。
吼:责骂。
叫唤:嚷,大声呼喊。 多带贬义。
舌(撒)村:说粗野话。
打嗡咙:话音微弱,含糊不清。
奓(za1):张。如:他~开嘴。
跍(ku2):蹲。
打一头:走一趟。
射(se5):跳,多指猛跳。如:~拱,一步~过去。
讨:摘。如:~桃子,~花。
跶:跌。如:小孩学走路,常爱~倒。
扯筋:扯皮,争吵。
打捶:打架斗殴。
角孽(ge5 nie3):争吵,打架,一般用于孩子间。
娘(niang1):孩子吃可口食物时向他人夸示的动作。
挨头子:挨骂;发言遭到训斥或否定。
打圆促:替别人说好话,打圆场。
麻人:骗人。
抽活:支持、帮助。
经佑:照顾、服侍。
唣、啰唣(1o2 zao4):小孩有病或所求不遂而不服安抚,哭闹纠缠。
弯酸:故意找麻烦或吹毛求疵。
绺:纠缠。如:~倒不放,他把我~得紧。
撮儿:(cur3):讥讽。如:有话请直说,何必~呢!
忧人:不光彩,不体面。如:做出这种丢脸的事好~啊。
夹生:害怕。
痨:毒,毒杀,用作动词。如:他吃野生菌~死了,~老 鼠子。
吃欺头:占便宜。
马:(1)强迫,如:他把我~倒吃;(2)拉长脸,如:这人~起脸不认人。
展劲:用力。
打伙:合伙。
设(拾)贴:收拾,整理。
出脱(戳脱):丢掉、失去;完蛋。
垮杆:完蛋,垮台。
日跶:事情搞坏了;死了的谑称。
煞搁:完了。
巴连不得:十分希望,非常想。
逗毛:惹人发怒。
默倒、把住:以为,认为。
拿(难)为:感谢。
泼烦:对别人的招待或帮助表示感谢。
遭不住(zao4 bu5 zuo2):受不了。
标(不晓)得:不晓得,不知道。
不识疼:只许赢,不可输的人。
家不得:不晓得。
影响:动静,着落。
那关几:那么多。
十一、性质、情态
精灵:聪明,机智。
恶扎:厉害。
扎劲:多指物件很好。
架势:使劲。
泡哨:手松散,乱花钱;东西松散,不结实。
抠:吝啬。
巴式(适):对人态度亲切热情;事情圆满完成;物件挺合心意。
撇脱:简单,爽快,洒脱。
水:不实在;说话不算数,言而无信。
止雅:沉静而文雅。
遭孽:可怜;受罪。
张巴:不分场合大声说闹;举止轻狂。
直劈:直率。
曲薄:尖酸、刻薄。
酸汤:反复责怪,唠叨不休。
仙健:指老年身体健康;食品新鲜。
硬肘:老年人身体硬朗;物件结实。
鲜鲜(xian1 xian1):(1)新鲜,如:~肉、~饭;(2)精神好,如:今天有点不~。
资格:很好,很好的。
花哨(俏):异于寻常的色彩、图样、衣物。
经使:物件结实耐用。
虚儿:物件不结实,质量差;体质差、多病痛。
撇:不好。
# (ngang1):响亮、响。如:这座钟声音很~,一开电钮,收音机就~了。
港:好,上等。
相因:价格便宜。
抻抖(cen1 dou3):平整,美观;摆脱经济拮据境况或繁琐事务纠缠。
齐 偡:整齐。他穿着~。
悬:不实在,险。如:他差点儿跌下岩去,真~。
圆范:言行灵活,周到;爱帮忙。
松活:工作轻松;手中经济宽裕。
亮爽(1iang4sang3):敞亮。如:办公室~。
汤亮:明亮;透明。如:他把玻璃擦得~。
太(tai3)董(dong3)汪(wang1)晦(hai1):大。
关火;主宰,吃得开。
鋊(yu4):金属器物被磨损变得光滑;刀剑等失去锋刃。
# (zen3):物品日久质变易损。
捞前(全):只有。如:这里~才五个人,怎能完成这么大的任务。
不存在:没问题,无所谓。
一把连:全部。如:~都走了。
总还(纵横):反正。如:随你怎么劝说,他~不走。
看倒:眼看。 如:~要收割了,天还在下雨。
邦:副词,很、极。如:~臭、~紧、~重。
捞轻:很轻。
黑不溜纠:色黑,难看。
花不溜纠:花得不受看。
灰不溜纠:灰得不受看。
黑不拢耸:黑得模模糊糊,令人讨厌、可怕。
黑提吗沙:黑暗,看不见东西。
眼流(泪)巴沙:伤心时流泪的样子;患眼病,不时流出泪水。
皱眉纳拱:衣物或纸张皱得很。
弯而格纠:不规则的弯曲。
扑爬连颠:跌跌撞撞,奔赴向前的样子。
悬眉搭眼:斜眉吊眼;耍无赖。
惊风忽扯:遇事不沉着或无故惊慌。
疲打嘴歪:有气无力,精神不振;做事疲沓,心不在焉。
死皮赖活:精神不振而又不顾脸面。
浠巴五烂、浠王八烂:烂得厉害。
七拱八翘:不平顺,这里或那里总爱出问题。
十二、指代、疑问
孃(niang1):疑问代词,相当于普通话里的“什么”、“怎么”;有时用在形容词前作状语, 表程度、情势、范围等。这在邛崃话的口头语言中运用甚广,并由此而成为邛崃特出的方言 方音。如:
孃个儿(niang1 ger1):什么?
孃名堂:什么名堂?
孃人:什么人?
整孃:干什么?
想 孃:想什么?
这书不孃好看:不怎么,不见得——表程度。
这仗打得不孃凶:不怎么,不很 ——表情势。
这操场不孃宽:不怎么,不很——表范围。
哪合儿: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表疑问。
抓(zua4)(“做啥”的合音)子:做什么,为什么,表疑问。
咋个儿:怎么,怎么样。
状(“这样”的合音):这么,这样。
状块:这样。 状块起:这样子。
状多:这么多。
众(“这么”的合音):这么,这样。
众块、众块起、众多:与“状”字组成的方言词意同。
尔(er1)、尔合儿、尔跟前(子):念“尔(er)”为阴平声时,三词均为指示代词,指代地点相当于“哪里”。如:我到你尔去,他也到你尔合儿去,尔跟前子有一口井。
尔(er3):念上声时为疑问代词,相当于“哪儿”、“哪里”。如:他到~去了?
浪(“那样”的合音)、浪块、浪块起:指代性质、状态。如:浪高(即“那么样高”);浪块写 (即“那样写”);浪块起画(即“那么样画”)。
情趣用品,延时产品,各种都有,添加 微信:yztt15 备注:情趣!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1026.com/18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