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篤(周笃),◆親密深厚。○[清][東軒主人]《述异記?女化為男》:“半載夫婦,依然伉儷,情好周篤。”
忠篤(忠笃),◆忠厚篤實。○[晉][袁宏]《後漢紀?靈帝紀上》:“太傅[陳蕃]輔弼先帝……朕初踐祚,親授策命,忠篤之性,老而彌純。”○《晉書?太原烈王瑰傳》:“[瑰]乃心忠篤,智器雅量。歷位文武,有榦事之績。”○[宋][曾鞏]《與王介甫第二書》:“有愷悌忠篤之純,而無偏聽摘抉之苛。”
真篤(真笃),◆誠摯深厚。○[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史書占畢四》:“至[裴行儉]辟為記室,則辭以母老不堪遠行。情致酸楚,詞旨真篤。”
戰篤索(战笃索),◆見“戰篤速”。
戰篤速(战笃速),◆亦作“戰都速”。亦作“戰篤索”。◆形容因驚恐或寒冷而顫抖。○[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三摺:“凍的他戰篤速打頦歌。”○[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摺:“諕的我意慌張心喬怯,戰都速無了魂魄,軟了身軀。”○[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摺:“俺只怕驚鴛打鴨,恰閃煞俺戰篤速力難加。”○[明][朱權]《卓文君》第三摺:“諕的你戰篤索,省可裏少啼哭。”
戰篤篤(战笃笃),◆猶戰篤速。因驚恐而發抖。○[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摺:“卻教俺戰篤篤的魂兒,早不覺滴羞跌屑的駭。”參見“戰篤速”。
責篤(责笃),◆猶責督。篤,通“督”。○《宣和遺事》前集:“有司責篤嚴急,細民不勝愁苦。”
原始篤終,◆犹原始见终。探究事物的开端而察见其结果。篤,通“督”。○《魏书·天象志三》:“夫晉室雖微,泰始之遺俗也,蓋皇天有以原始篤終,以哀王道之淪喪,故猶著二微之戒焉。”
穩篤篤(稳笃笃),◆形容很有把握。○《小說月報》1981年第1期:“[鄒卜元]還用愁房子?省經委主任一句話,弄套房還不是穩篤篤的。”
委篤(委笃),◆指病危。○[晉][王羲之]《桓公帖》:“得[仁祖]廿六日問,疾更委篤,深可憂。”○《晉書?桓溫傳》:“及帝不豫,詔[溫]曰:‘吾遂委篤,足不便入,冀得相見,便來,便來!’”○《百喻經?病人食雉肉喻》:“昔有一人,病患委篤。良醫占之云:須恒食一種雉肉,可得愈病。”
危言篤論,◆正直而确切的言论。○宋包拯《请召还孙甫张环》:“臣竊見起居舍人祕閣校理孫甫、兵部員外郎祕閣校理張環,稟純一之性,有端方之節。危言篤論,可以正闕遺;博學遠識,可以備顧問。欲乞特與召還,置之近列,則言路益廣,公議允協。”
危篤(危笃),◆謂病勢危急。○[晉][葛洪]《抱樸子?譏惑》:“疾患危篤,不堪風冷。”○[明]徐復祚《投梭記?哭友》:“大將軍行至[仁寧],病勢十分危篤。”○[清][蒲松齡]《聊齋志异?耿十八》:“[新城][耿十八],病危篤,自知不起。”○[蔣光慈]《田野的風》三十:“他打電報給我,說他病已危篤,急於望我歸來。”
天篤(天笃),◆[印度]的古稱。○《漢書?張騫傳》“吾賈人往市之[身毒國]”[顏師古]注引[李奇]曰:“一名[天篤],則[浮屠胡]是也。”參見“天竺”。
沈篤(沈笃),◆亦作“沉篤”。◆1.指病勢沉重。○[三國][魏][曹髦]《傷魂賦》:“惟厥疾之初發,若常疾之輕微,未經日而沈篤,氣惙惙而耗衰。”○《北齊書?陸卬傳》:“﹝[陸卬]﹞遭母喪,哀慕毀悴,殆不勝喪,至沉篤,頓時伏枕。”○[清][蒲松齡]《聊齋志异?荷花三娘子》:“[宗郎]是我表兄,聞病沉篤,將便省視,適有故不得去。”◆2.沈厚篤實。○[明][宋濂]《惜陰軒記》:“今[昌齡]沉篤而專愨,非無志也;讀書而能文,非不學也。”○[清][汪日楨]《<吹網錄>序》:“先生已七十,粹然和易,不自有其魁老,勤學好問,一往沈篤。”◆3.深沉純篤。○[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五:“﹝[仲修]﹞《昭君怨》……深婉沈篤,亦不減[溫][韋]語。”
深中篤行(深中笃行),◆謂內心廉正,行為淳厚。○《漢書?韓安國傳》:“其人([壺遂])深中篤行君子。”參見“深中隱厚”。
仁篤(仁笃),◆仁愛篤厚。○《漢書?王莽傳上》:“忠信仁篤。”○[漢][蔡邕]《郭有道太原郭林宗碑序》:“孝友溫恭,仁篤柔惠。”
丘的篤(丘的笃),◆相傳[明][萬曆]中,[天寧寺]富僧去世,凡往吊者,均獲厚贈。時有鄉紳[鍾]姓者效之。○[常州]諸生[丘]某,形體矮小,人稱“丘的篤”,與[鍾]姓素無往來,因利其餽贈,亦備禮往吊。其後遇人婚喪,必往賀吊,索取財物。○[丘]死,沒落世家子弟往往效其所為。民間因稱此種以賀吊為名,向人勒索餽贈之徒為“丘的篤”。見[清][王逋]《蚓庵瑣語》。
勤篤(勤笃),◆勤奮專一。○[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鋤則帶經,牧則編簡,亦為勤篤。”○[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王肅]、[葛洪]、[陶侃]之徒,不許目觀手執,此並勤篤之志也。”
潛心篤志(潜心笃志),◆專心致志。○《西游記》第七七回:“潛心篤志同參佛,努力修身共煉魔。”
乾篤(干笃),◆即天竺。○[宋][范正敏]《遯齋閑覽?證誤》:“[漢][身毒國]亦號[狷篤],其後改為[乾篤],又曰[乾竺],今遂呼為[天竺]矣。譯者但取在語音與[中國]相近者言之,故隨時更變而莫能定也。”
論篤(论笃),◆1.言論篤實。亦指言論篤實的人。○《論語?先進》:“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2.確當的評論。○[明][胡應麟]《詩藪?古體下》:“[廷禮]首推[太白],[于鱗]左袒[杜陵],俱非論篤。”
良篤(良笃),◆賢良而篤實。○[漢][劉向]《說苑?立節》:“非良篤修激之君子,其誰能行之哉?”
來篤(来笃),◆方言。在。○[魯迅]《故事新編?出關》:“來篤話啥西,俺實直頭聽弗懂!”
困篤(困笃),◆病重;病危。○[漢][王充]《論衡?解除》:“病人困篤。”○《後漢書?衛颯傳》:“載病詣闕,自陳困篤。”○[宋][陸游]《南唐書?劉仁贍》:“[仁贍]已困篤,不知人。”
款篤(款笃),◆真誠忠實。○[晉][王渾]《上書諫遣齊王攸之藩》:“傷母弟王親之體,虧友于款篤之義。”○《陳書?虞寄傳》:“屢申明詔,款篤殷勤,君臣之分定矣,骨肉之恩深矣。”
課篤(课笃),◆課督。篤,通“督”。○[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思魯]嘗謂吾曰:‘朝無祿位,家無積財,當肆筋力,以申供養。每被課篤,勤勞經史,未知為子,可得安乎?’”[王利器]集解:“篤讀為督。○《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司馬督’,《古今人表》作‘司馬篤’,是二字古通之證。”
克篤(克笃),◆1.能增益。○《書?武成》:“[公劉]克篤前烈。”○[孔]傳:“能厚先人之業。”◆2.猶言專一。○[宋][李綱]《辭免兵部侍郎奏狀》:“陛下克篤武志,張皇六師,以昭[藝祖]之丕烈。”
靜篤(静笃),◆清靜無欲。○《老子》:“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雲笈七籤》卷九:“衣麤而淨在素潔也,居陋而隱守靜篤也。”○[明][呂坤]《答孫月峰》:“我朝如[陳白沙]之守靜篤,[薛敬軒]之躬踐履,學問尤為得力。”
精篤(精笃),◆專誠篤實。○《後漢書?朱穆傳》:“及壯耽學,銳意講誦……其父常以為專愚,幾不知數馬足。○[穆]愈更精篤。”○《南史?孔珪傳》:“有隱遁之志。於[禹井山]立館,事道精篤。”
謹篤(谨笃),◆謹慎篤實。○《後漢書?楊終傳》:“時太后兄衛尉[馬廖],謹篤自守,不訓諸子。○[終]與[廖]交善,以書戒之。”○《南史?王琨傳》:“[琨]少謹篤,為從伯司徒[謐]所愛。”○[元][揭傒斯]《楊隱君叔宏墓志銘》:“娶[張氏],子四人,[心方]、[直方]、[義方]、[正方],皆修飭謹篤。”
疾篤(疾笃),◆病勢沉重。○《東觀漢記?吳漢傳》:“[漢]疾篤,車駕親臨,問所欲言。”○[晉][干寶]《搜神記》卷五:“不幸疾篤,死在旦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父母疾篤,醫雖賤雖少,則涕泣而拜之,以求哀也。”○《清史稿?裕憲親王福全傳》:“﹝上﹞巡塞外,聞[福全]疾篤,命諸皇子還京師。”
荒篤速(荒笃速),◆慌慌張張。荒,通“慌”。○[明][朱有燉]《清河縣繼母大賢》:“俺這裡荒篤速渾家老小,戰欽欽手足頻搖。”○[明][朱有燉]《趙貞姬身後團圓夢》第三摺:“我這裏荒篤速的盼遠村,呆答孩的目斷魂。”
厚篤篤(厚笃笃),◆形容非常粘稠或厚實。○[茅盾]《一個夠程度的人》:“人們張大着嘴巴,粗重地呼吸,可是吸進去的也還不是那麼厚篤篤的、稠涎似的、勉強說是氣體罷,可是把肺葉都糊住了。”如:看這一身厚篤篤的肉,體格真棒。
骨篤犀(骨笃犀),◆見“骨咄犀”。
骨篤(骨笃),◆見“骨咄犀”。
工篤(工笃),◆工緻妥實。○[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三:“其文精嚴而工篤,磊落而多感慨。”
敦篤(敦笃),◆敦厚篤實。○《左傳?成公十三年》:“君子勤禮,小人盡力。勤禮莫如致敬,盡力莫如敦篤。”○[宋][蘇舜欽]《杜誼孝子傳》:“[誼]性敦篤不苟,惟信義所在,事父母極其孝。”○[清][曾國藩]《李忠武公神道碑銘》:“公端凝敦篤,愛人不尚美言。”
篤專(笃专),◆專心一意;真誠專一。○[唐][韓愈]《答竇秀才書》:“﹝[愈]﹞終無以樹立,遂發憤篤專於文學。”○[明][方孝孺]《與采苓先生書》:“某質性椎鈍,學不篤專,行能無所可取。”
篤重(笃重),◆1.十分嚴重。◆2.(感情)專一深重。
篤終(笃终),◆古代送葬的禮制。○《晉書?皇甫謐傳》:“著論為葬送之制,名曰《篤終》。”○[南朝][宋][鮑照]《通世子自解》:“﹝僕﹞誠願論畢久宜捐落,仁眷篤終,復獲淹停。”○《舊唐書?太宗紀下》:“[漢]氏使將相陪陵,又給以東園祕器,篤終之義,恩意深厚,古人豈異我哉!”[清][曾國藩]《江寧府學記》:“﹝先王之制禮,﹞教之喪祭,以篤終而報本。”
篤志好學(笃志好学),◆志趣專一,愛好學問。○《後漢書?侯霸傳》:“篤志好學,師事[九江]太守[房元]。”○《南史?褚球傳》:“[繢]([褚繢])子[球]字[仲寶],少孤貧,篤志好學,有才思。”○《明史?貝瓊傳》:“性坦率,篤志好學,年四十八,始領鄉薦。”○[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十一章三:“﹝[曹攄]﹞篤志好學,參南國中郎將,遷[高密王]左司馬。”
篤志(笃志),◆專心一志;立志不變。○《論語?子張》:“[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南史?儒林傳?鄭灼》:“常蔬食,講授多苦心熱,若瓜時,輒偃臥以瓜鎮心,起便讀誦,其篤志如此。”○《西游記》第四三回:“師徒們出洞來,攀鞍上馬,找大路,篤志向西。”○《花城》1981年第5期:“她並不是[保羅]見到的那種博學而篤志的大學生。”
篤至(笃至),◆深厚到了極點。○《周書?裴漢傳》:“撫養兄弟子,情甚篤至。”○[明][李贄]《寄焦弱侯書》:“況如弟者,其鍾愛尤篤至。”
篤正(笃正),◆純厚正直。○[清][厲鶚]《東城雜記?東皋隱者》:“善能反本於[徐][范]二宗之外,而亟歸正[吳],非讀書達禮篤正之君子,能至是乎?”
篤責(笃责),◆督責。○[漢][桓寬]《鹽鐵論?未通》:“吏正畏憚,不敢篤責。”○[漢][桓寬]《鹽鐵論?詔聖》:“[二世]信[趙高]之計,渫篤責而任誅斷。”
篤友(笃友),◆誠實醇厚之友。○[宋][曾鞏]《謝章學士書》:“[鞏]不佞,以身得察於下執事,明公過恩,召而見之,所以矜嗟獎寵開慰拊循之者甚備,雖至親篤友之愛,不過於此已。”亦謂忠誠于友。○[宋][曾鞏]《祭宋龍圖文》:“至於篤友尚舊,此義親仁,追往烈而競逐,豈庸態之能鄰。”
篤藝(笃艺),◆謂篤志於藝文。○《晉書?索靖傳》:“於是多才之英,篤藝之彥,役心精微,耽此文憲。”
篤義(笃义),◆1.重情義。○《後漢書?趙熹傳》:“[趙熹]篤義多恩,往遭[赤眉]出[長安],皆為[熹]所濟活。”○《三國志?魏志?崔琰傳》:“及[琰]友人[公孫育]、[宋階]早卒,[琰]撫其遺孤,恩若己子,其鑒識篤義,類皆如此。”◆2.謂深厚的恩義。○[三國][魏][曹植]《求通親親表》:“願陛下沛然垂詔,使諸國慶問四節得展,以敘骨肉之歡恩,全怡怡之篤義。”
篤意(笃意),◆1.隆情厚誼。○[漢][孔融]《與諸卿書》:“先日,多惠胡桃,深知篤意。”○[三國][魏][嵇康]《與呂長悌絕交書》:“[康]曰:‘昔與足下年時相比,以數面相親。足下篤意,遂成大好。’”◆2.專心致志。○[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五:“我始悔不從之學,用是篤意於神仙事也。”○[宋][岳珂]《桯史?張賢良夢》:“﹝[張]﹞仕既不甚達,益篤意植媺貤慶,以遺後人。”
篤學(笃学),◆專心好學。○《史記?伯夷列傳》:“[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南史?儒林傳?沈德威》:“雖處亂離,而篤學無倦。”○[宋][蘇軾]《富鄭公神道碑》:“公幼篤學,有大度。”○[明][邵璨]《香囊記?講學》:“三年篤學不窺園,刺股懸梁志亦堅。”
篤序(笃序),◆切實而有條理。○[漢][荀悅]《申鑒?政體》:“故古之聖王,其於仁義也,申重而已。篤序無疆,謂之申鑒。”
篤脩(笃修),◆認真修養。○《韓詩外傳》卷二:“良非篤脩身行之君子,其孰能與之哉!”
篤性(笃性),◆謂天性純厚。○[南朝][宋][劉敬叔]《异苑》卷四:“[孫鍾],[富陽]人,[堅]父也。與母居,至孝篤性,種瓜為業。”
篤信好學(笃信好学),◆謂對道德和事業抱有堅定的信心,並勤奮學習。○《論語?泰伯》:“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章炳麟]《革命道德說》:“若夫篤信好學,志在生民者,略有三數。”
篤信(笃信),◆1.忠實地信仰。○《南史?傅縡傳》:“[縡]篤信佛教,從[興皇寺][慧朗法師]受《三論》,盡通其學。”○[明][方孝孺]《答胡懷秀才書》:“﹝僕﹞篤信六經有所為也。”○《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彙編?太平天國大元帥劉示》:“[宋徽宗]篤信道教,奉行其一切祭祀禮儀,卒致神志不清,毀滅家庭,淪為夷族之俘虜。”參見“篤信好學”。2.深信。○《漢書?地理志下》:“[景][武]間,[文翁]為[蜀]守,教民讀書法令,未能篤信道德,反以好文刺譏,貴慕權勢。”○[明][王鏊]《震澤長語?經傳》:“雖或過差,而篤信其師之說,可謂深於《春秋》者也。”○[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九:“手捫千軸古琅玕,篤信男兒識字難。”○《中國近代思想史參考資料簡編?駁<新民叢報>最近之非革命論》:“原著辭繁不殺,而其所深恃篤信者,只[波氏]之說而已。”◆补证条目■忠实地信仰。○《普曜经·说法门品》:“成就篤信,愛敬法門,心自然浄,護身法門。”
篤孝(笃孝),◆十分孝順。○《韓詩外傳》卷九:“是以君子入則篤孝,出則友賢,何為其無孝子之名。”○《後漢書?蔡邕傳》:“[邕]性篤孝,母常滯病三年,[邕]自非寒暑節變,未嘗解襟帶,不寢寐者七旬。”○《新唐書?崔沔傳》:“純謹無二言,事親篤孝。”○[宋][張師正]《括异志?黃遵》:“事母篤孝,凡得畫直未嘗私畜,供甘旨外,悉歸於母。”
篤向(笃向),◆專誠向往。○《太平廣記》卷三引《漢武內傳?漢武帝》:“何必令其倉卒舍天下之尊,而便入林岫,但當問篤向之志,必卒何如。”○《新唐書?李蔚傳》:“方人主甘心篤向,如[蔚]言者甚多,皆不能救。”○[清][劉大櫆]《贈姚詠堂序》:“[詠堂]居一室,一志篤向乎詩書。”
篤習(笃习),◆專一於學習。○[南朝][梁][沈約]《與沈淵薦沈驎士表》:“貞粹稟於天然,綜博生乎篤習。”◆补证条目■专一于学习。○《陈书·周弘正传》:“伏願聽覽之閑,曲垂提訓,得使微臣鑽仰,成其篤習,後昆好事,專門有奉。”
篤頑(笃顽),◆十分頑固。○[晉][葛洪]《抱樸子?疾謬》:“愚夫行之,自矜為豪,小人徵之,以為橫階,亂靡有定,寔此之由也。然敢為此者,非必篤頑也,率多冠蓋之後,勢援之門。”
篤速速(笃速速),◆亦作“篤簌簌”。◆戰抖貌。○[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二摺:“脊梁上寒風篤速速的冷。”○[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摺:“﹝我﹞眼見的是那婆子恰纔過來謝官人,篤速速的掉了。”○[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摺:“風颼颼遍身麻,則我這篤簌簌連身戰,凍欽欽手腳難拳。”○[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摺:“則被這吸里忽剌的朔風兒,那裏好篤簌簌避。”
篤速(笃速),◆象聲詞。馬蹄聲。○[明][高明]《琵琶記?強就鸞鳳》:“馬蹄篤速,傳呼齊擁雕轂。”
篤素(笃素),◆純厚樸實的質素。○[晉][陶潛]《感士不遇賦》序:“夫履信思順,生人之善行;抱朴守靜,君子之篤素。”
篤俗(笃俗),◆使風俗樸實。○[晉][桓溫]《薦譙元彥表》:“是故上代之君,莫不崇重斯軌,所以篤俗訓民,靜一流競。”
篤思(笃思),◆認真思考。○[漢]徐幹《中論?治學》:“昔[顏淵]之學聖人也,聞一以知十,[子貢]聞一以知二,斯皆觸類而長之,篤思而聞之者也。”
篤守(笃守),◆謹守;忠實地遵守。○[清][曾國藩]《聖哲畫像記》:“自[朱子]表章[周子]、二[程子]、[張子],以為上接[孔][孟]之傳,後世君相師儒,篤守其說,莫之或易。”○[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五章第六節:“[李耳]學說的宗旨是‘無為而化,清靜自正’,不是教[孔子]篤守古禮的[老聃]。”
篤實好學(笃实好学),◆認真踏實,愛好學問。○《北史?張袞傳》:“[袞]篤實好學,有文才。”○[宋][何薳]《春渚紀聞?后土詞瀆慢》:“[金陵][邵衍]字[仲昌],篤實好學。”
篤實(笃实),◆1.純厚樸實;忠誠老實。○《易?大畜》:“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後漢書?郎顗傳》:“豈不可剛健篤實,矜矜慄慄,以守天功盛德大業乎?”○《南史?韋放傳》:“[放]性篤實,輕財好施,於諸弟尤雍穆。”○[鄒韜奮]《經歷》四八:“他的性情又是那樣天真爛漫,篤實敦厚。”◆2.踏實;實在。○[唐][韓愈]《獨孤府君墓志銘》:“[憲公]躬孝踐行篤實,而辨於文。”○[宋][蘇軾]《用前韻再和孫志舉》:“願子事篤實,浮言掃譫諄。”○[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獻六?耿逸庵張仲誠》:“[耿介]賦質剛方,踐履篤實。”○[王棻]《答王子裳書》:“今乃空腹高心,以判斷古人之得失,不徒[漢]儒篤實之學不宜有此,即[宋]儒空虛之學亦何至於此耶?”◆补义条目■纯正厚实。○《朱子语类》卷一〇四:“或謂漢卿多禪語,賀孫因云:‘前承漢卿教訓,似主静坐澄清之語。漢卿云,味道煞是篤實云云。’”
篤聖(笃圣),◆非凡的聖明。○[晉][陸機]《豪士賦》序:“夫以篤聖穆親,如彼之懿,大德志忠,如此之盛,尚不能取信於人主之懷。”
篤生(笃生),◆謂生而得天獨厚。○《詩?大雅?大明》:“篤生[武王],保右命爾。”○[鄭玄]箋:“天降氣于[大姒],厚生聖子[武王]。”○[三國][魏][曹植]《皇子生頌》:“喜月令辰,篤生聖嗣。”○[明][李贄]《續藏書?涼國藍公》:“此蓋上帝之所篤生。”○[清][杭世駿]《質疑》卷下:“夫天既篤生英主,又豈殺之所能為功耶?”[嚴復]《原強》:“至國朝龍興[遼][瀋],聖哲篤生。”○[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越鐸>出世辭》:“已而思士篤生,上通帝旨,轉輪之說,彌淪大區,國士桓桓,則首舉義旗於[鄂]。”
篤慎(笃慎),◆厚重謹慎。○[漢][孔融]《薦禰衡表》:“陛下篤慎取士,必須效試。”○《北齊書?陸卬傳》:“[卬]自在朝,篤慎固密,不說人短,不伐己長。”○《南史?傅昭傳》:“性尤篤慎,子婦嘗得家餉牛肉以進[昭],[昭]召其子曰:‘食之則犯法,告之則不可。取而埋之。’”[清][曾國藩]《葛寅軒先生家傳》:“篤慎而好學。”
篤深(笃深),◆十分深厚。○[陶斯亮]《一封終於發出的信》:“您知道此去離泉臺只有一步,您再也見不到媽媽和我,媽媽也知道這是你們的訣別,可你們這對為共產主義共同戰鬥了四十多年,同度憂患,感情篤深的老夫妻竟然沒有掉一滴淚。”
篤尚(笃尚),◆純厚高尚。○[明][何景明]《內篇》之五:“非秉哲篤尚之士,安有弗移於此者也。”
篤仁(笃仁),◆篤實而仁厚。○《史記?魯周公世家》:“自[文王]在時,[旦]為子孝,篤仁,異於群子。”
篤人(笃人),◆忠實厚道的人。○[晉][葛洪]《抱樸子?行品》:“恤急難而忘勞,以憂人為己任者,篤人也。”
篤親(笃亲),◆篤愛親屬。○《資治通鑒?齊武帝永明五年》:“﹝[高允]﹞篤親念故,無所遺棄。”○[清][侯方域]《明東平州太守常氏墓志銘》:“司徒自篤親,我自守己。”
篤勤(笃勤),◆極度勤勉。○[晉][葛洪]《<抱樸子>內篇》自序:“自非至精,不能尋究;自非篤勤,不能悉見也。”
篤切(笃切),◆十分殷切。○[清][葆光子]《物妖志?獸類?狸》:“女杳不至,[崔]思戀篤切。”
篤貧(笃贫),◆非常貧窮。○[明][張居正]《學農園記》:“余少篤貧,家靡擔石。”
篤念(笃念),◆深切懷念;深切顧念。○《南史?袁昂傳》:“﹝從兄﹞篤念之深,在終彌固。”○[明][沈德符]《野獲編?言事?郭希顏論廟制》:“時上未有意祧[仁宗],而[希顏]窺見上旨,篤念孝烈,必欲先祔。”○《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諸君子果識時知命,篤念故主,厚愛賢王,宜勸令削號歸藩,永綏福祿。”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致滿清政府電》:“諸執事倘篤念種族,厚愛逆豎,宜勸令削號歸藩,稱臣納幣。”
篤磨(笃磨),◆謂徘徊。○《宣和遺事》前集:“有教坊大使[曹元寵]口號一詞,喚做《脫銀袍》:又沒支分,猶然遞滯,打篤磨槎來根底。”
篤密(笃密),◆謂感情深厚,十分親密。○《漢書?谷永傳》:“雖[齊桓][晉文]用士篤密,察父悊兄覆育子弟,誠無以加!”○《後漢書?濟北惠王壽傳》:“[和帝]遵[肅宗]故事,兄弟皆留京師,恩寵篤密。”○《後漢書?列女傳?陳文矩妻》:“親調藥膳,恩情篤密。”
篤美(笃美),◆篤實美善。○《漢書?劉向傳》:“陛下慈仁篤美甚厚,聰明疏達蓋世。”○[宋][王安石]《與樓鬱教授書》:“足下學行篤美,信於士友。”
篤慮(笃虑),◆深入考慮。○[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蘇秦獻書趙王章》:“臣願王與下吏詳計某言而篤慮之也。”
篤論高言(笃论高言),◆確切高明的言論。○[清][王悔生]《祭海峰先生文》:“篤論高言,諄諄訓誡,沃我心靈,開我盲瞶。”
篤論(笃论),◆猶確論。確切的評論。○《漢書?董仲舒傳贊》:“至[向]曾孫[龔],篤論君子也,以[歆]之言為然。”○[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才略》:“但俗情抑揚,雷同一響,遂令[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未為篤論也。”○《明史?食貨志一》:“‘其盛也,本於休養生息,其衰也,由土木兵戎’,殆篤論云。”○《清史稿?刑法志二》:“[北魏][崔挺]嘗曰‘一人有罪,延及闔門,則[司馬牛]受[桓魋]之罰,[柳下惠]膺[盜跖]之誅,不亦哀哉’,其言皆篤論也。”
篤祿(笃禄),◆見“篤耨”。
篤烈(笃烈),◆誠厚剛正。○《後漢書?趙岐傳》:“時[孫嵩]亦寓於[表],[表]不為禮,[岐]乃稱[嵩]素行篤烈,因共上為[青州]刺史。”○《三國志?吳志?太史慈傳論》:“[太史慈]信義篤烈,有古人之分。”
篤亮(笃亮),◆篤實亮直。○《宋書?臧質傳》:“[質]國戚勳臣,忠誠篤亮,方當顯位,贊翼京輦。”
篤類(笃类),◆謂篤厚於兄弟。○《文選?曹植<責躬詩>》:“明明天子,時惟篤類。”○[李周翰]注:“篤,厚也;類,謂兄弟也。”
篤老(笃老),◆謂衰老已甚。○《漢書?疏廣傳》:“[廣]遂稱篤,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篤老,皆許之。”○《南史?孔琳之傳》:“[琛]以母年篤老,又密邇[建鄴],與長子[寶素]謀議未判。”○[宋][葉適]《長潭王公墓志銘》:“吾豈以無益身,慕餘榮於篤老之日哉!”[清][戴名世]《闕里紀言序》:“先生以篤老之年,山澤之臞不憚辭而闢之。”
篤舊(笃旧),◆以深情厚誼待故舊。○《南史?王晏傳》:“敕特原[詡]。○[詡]亦篤舊,後拜[廣州]刺史。”○《南史?韋放傳》:“及為北[徐州],時有貴族請昏者,[放]曰:‘吾不失信於故友。’乃以[息岐]娶[率]女,又以女適[率]子,時稱[放]能篤舊。”
篤敬(笃敬),◆1.篤厚敬肅。○《書?盤庚下》:“朕及篤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論語?衛靈公》:“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梁啟超]《論新民為今日中國第一急務》:“則試以一家比一國,苟一家之中,子婦弟兄,各有本業,各有技能,忠信篤敬,勤勞進取,家未有不浡然興者。”◆2.指篤厚誠敬之士。○《荀子?王制》:“選賢良,舉篤敬,興孝弟,收孤寡,補貧窮,如是則庶人安政矣。”
篤謹(笃谨),◆純厚謹慎。○《韓詩外傳》卷九:“觀布衣者,其友皆孝悌篤謹畏令,如此者家必日益,而身日安,此所謂吉人者也。”○《史記?五帝本紀》:“﹝[舜]﹞順事父及後母與弟,日以篤謹,匪有解。”
篤教(笃教),◆竭誠於教化。○[漢][桓寬]《鹽鐵論?後刑》:“古者篤教以導民,明辟以正刑。”
篤降(笃降),◆猶篤生。謂得天獨厚。○[漢][禰衡]《魯夫子碑》:“煌煌上天,篤降若人。邈矣悠哉,千祀一鄰。”
篤見(笃见),◆確切的見解。○[清][昭槤]《嘯亭續錄?王荊公》:“故[朱子]《言行錄》中猶以[荊公]為名臣,賢者之篤見也。”
篤疾(笃疾),◆1.重病。○《後漢書?張楷傳》:“[建和]三年,下詔安車備禮聘之,﹝[張楷]﹞辭以篤疾不行。”○《太平廣記》卷七引[晉][葛洪]《神仙傳?李八百》:“卿為吾家使者,勤苦歷年,常得篤疾,吾取醫欲令卿愈。”◆2.不治之病。○[晉][葛洪]《抱樸子?道意》:“況年壽難獲於令名,篤疾難除於愆責。”○《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勒醫工某,驗得某人兩手脈證,元因風邪傳入心經,致使精神恍惚,喜怒悲樂不常,言語訛亂,不別親疏,已成篤疾,久遠不堪醫治。”
篤患(笃患),◆嚴重的病患。○[漢][荀悅]《申鑒?雜言上》:“夫膏肓近心而處阨,鍼之不逮,藥之不中,攻之不可,二豎藏焉,是謂篤患。”
篤厚(笃厚),◆1.忠實厚道。○《管子?幼官》:“藏薄純,行篤厚,坦氣修通。”○《史記?傅靳蒯成列傳論》:“[蒯成侯][周紲]操心堅正,身不見疑,上欲有所之,未嘗不垂涕,此有傷心者然,可謂篤厚君子矣。”○[宋][葉適]《忠翊郎致仕蔡君墓志銘》:“嗚呼![鎬]誠篤厚者,然不曰每事當推美於父,余亦信[鎬]之言不欺。蓋其父子皆一時奇士矣。”○《三國演義》第七八回:“[操]曰:‘惟長子[曹丕],篤厚恭謹,可繼我業。’”◆2.猶深厚。○[鄒韜奮]《患難餘生記》第一章:“我受他這樣感動,倒不是僅由於我們友誼的篤厚,卻是由於他的為公眾犧牲的精神。”
篤好(笃好),◆I極為親善。○《後漢書?橋玄傳》:“雖臨時戲笑之言,非至親之篤好,胡肯為此辭哉。”○[宋][秦觀]《清和先生傳》:“初,先生既失寵,其交遊往往謝絕,甚者至于毀棄素行以賣直自售,惟吏部尚書[畢卓]、[北海]相[孔融]、[彭城][劉伯倫]篤好如舊。”◆II十分愛好。○[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肥水》:“[劉安]是[漢高帝]之孫[厲王]長子也,折節下士,篤好儒學。”○[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二:“近時此學既廢,予平生惟見[王瞻叔]參政篤好不衰。”○《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甄監生]﹞生來有一癖性,篤好神仙黃白之術。”○[陶曾佑]《中國文學之概觀》:“[歐陽公]乘時挺起,見[韓]文而篤好之。”
篤行(笃行),◆1.切實履行;專心實行。○《禮記?儒行》:“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明][李賢]《答耿中丞書》:“公既深信而篤行之,則雖謂公自己之學術亦可也,但不必人人皆如公耳。”○[魯迅]《且介亭雜文?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中華民國]二十有三年秋,﹝先生﹞年屆七十,含和守素,篤行如初。”◆2.行為淳厚,純正踏實。○《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南史?文學傳?岑之敬》:“母忌日營齋,必躬自灑掃,涕泣終日,士君子以篤行稱之。”○[清][戴名世]《劉退庵先生稿序》:“[淮]上[劉退菴]先生,今之篤行君子也。”○[章炳麟]《<革命軍>序》:“乃如[羅]、[彭]、[邵]、[劉]之倫,皆篤行有道士也。”
篤顧(笃顾),◆猶厚念。○[南朝][宋][王僧達]《答顏延年》詩:“結遊略年義,篤顧棄浮沉。”
篤固(笃固),◆堅定不移。○[漢][王符]《潛夫論?遏利》:“守志篤固,秉節不虧,寵祿不能固,威勢不能移。”○《後漢書?李杜傳論》:“上以殘闇失君道,下以篤固盡臣節。”○《三國志?魏志?劉劭傳》:“意思之士知其沈深篤固。”○[晉][陸機]《辨亡論》上:“﹝[吳武烈皇帝]﹞加之以篤固,申之以節儉。”
篤古(笃古),◆純厚古樸;好古。○《後漢書?劉愷傳》:“[愷]性篤古,貴處士,每有徵舉,必先巖穴。”○[清][陳田]《明詩紀事丁籤?李夢陽》:“一時篤古之士,爭慕響臻。”○[清][曾國藩]《苗先簏墓志銘》:“嗚呼,斯亦篤古之徵已。”○[郭沫若]《羽書集?駁<實庵字說>》:“臣宰是奴隸,本來是舊文獻中所固有的說法,例如《說文》說:‘臣象屈服之形’,又‘宰,罪人在屋下執事者’,這已有明白的古訓,篤古的人不敢懷疑。”
篤而無禮,◆真率却不注重礼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謝萬在兄前,欲起索便器。于時阮思曠在坐曰:‘新出門户,篤而無禮。’”
篤而論之(笃而论之),◆確切地評述。○[南朝][梁元帝]《金樓子?立言下》:“追觀[光武]二十八將,下及[馬援]之徒,忠貞智勇無所不有,篤而論之,非減曩時。”○《世說新語?輕詆》[劉孝標]注引[晉][裴啟]《語林》:“[林公]云:‘[文度]著膩顏,挾《左傳》,逐[鄭康成],自為高足弟子;篤而論之,不離塵垢囊也!’”
篤篤末末(笃笃末末),◆盤盤旋旋。○[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二摺:“教我便來來去去腳似攛梭,我可便篤篤末末身如這翻餅。”◆补证条目■盘盘旋旋;徘徊。亦作“篤篤寞寞”。○元刘庭信《折桂令·忆别》曲:“篤篤寞寞終歲巴結,孤孤另另徹夜咨嗟。”
篤篤(笃笃),◆象聲詞。○[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二:“誦篤篤地酩子裏罵。”○《收穫》1981年第5期:“一旁,[栓栓媽]用鐵勺‘篤篤’地敲響石磨,打斷[韓老漢]的話。”
篤定心思(笃定心思),◆方言。謂心中安定。○[張英]《老年突擊隊》四:“[武大炮],你在這兒篤定心思汰淋浴,你的老婆已經哭到廠裏來找你啦!”
篤定泰山(笃定泰山),◆像[泰山]那樣穩定。比喻有絕對把握,無須憂慮。○[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徐總經理]說:﹞那沒問題,包在我身上,篤定[泰山]!”[張英]《老年突擊隊》一:“怪他們養我時少生一雙手,如果我有兩雙手,這點配件就篤定[泰山]可以完成。”
篤定(笃定),◆1.方言。謂極有把握。○《中國歌謠資料?新三字經》:“工人窮,老闆富,有銅鈿,篤定過,嘸銅鈿,只好做。”○《收穫》1981年第1期:“糧食作物管理得很出色,一看就知道豐收又篤定了。”◆2.方言。安詳鎮定。○[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她雖然有點要送客的意思,[童進]卻還穩穩坐在那裏沒動。見她很篤定,他越發有點急了。”○[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九:“[梅佐賢]知道[徐義德]還有話要說,對於[鍾珮文]的質問不放在心上,他很篤定,不露神色地聽[徐義德]說下去。”
篤底,◆到底;尽头。○《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第二五回:“看官們,你道建祠一節,原是機户們謊説,卻直弄到這地位,把一個林祭酒削籍回去,已是篤底。”又第二七回:“不知這個國公之爵,是酬勳篤底的部位,我朝也没多幾個。”
篤達,◆深刻。○《太平经·大功益年书出岁月戒》:“知當救之事,吉凶之會,了然可知。心内欣然,乃知得天之福也。使見前行之事,皆戒篤達。”
篤誠(笃诚),◆切實忠誠。○《左傳?文公十八年》:“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民,謂之八愷。”○[晉][潘岳]《西征賦》:“乃實慎終追舊,篤誠款愛,澤靡不漸,恩無不逮。”○[唐][駱賓王]《上吏部裴侍郎書》:“上以棄興王之佐命,下以全奉親之篤誠。”○[李大釗]《“五一”MayDay運動史》:“LouisLing,年只二十二歲,是一個篤誠狂熱的社會運動者。”
篤病(笃病),◆謂病勢沉重。○《後漢書?方術傳下?華佗》:“又有一郡守篤病久,[佗]以為盛怒則差。”○《晉書?曹志傳》:“遭母憂,居喪過禮,因此篤病,喜怒失常。”
篤備(笃备),◆切實而周到。○《後漢書?桓鬱傳》:“今白首好禮,經行篤備。”
篤暗(笃暗),◆十分愚昧。○[晉][葛洪]《抱樸子?勤求》:“何可務惜請受之名,而永守無知之困,至老不改,臨死不悔,此亦天民之篤暗者也。”
篤愛(笃爱),◆厚愛;甚愛。○《韓詩外傳》卷六:“﹝君子者﹞篤愛而不奪,厚施而不代。”○《晉書?溫嶠傳》:“僕才輕任重,實憑明公篤愛,遠稟成規。”○[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齊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聰慧,帝及后並篤愛之,衣服飲食,與東宮相準。”
登登篤篤(登登笃笃),◆形容身體挺直結實。○[沙汀]《記賀龍》十一:“一個登登篤篤的青年同志,這時走進來添木炭了。”
的篤戲(的笃戏),◆的篤班演出的戲。○[許杰]《的篤戲》一:“城隍廟裏,今晚在做的篤戲。”參見“的篤班”。◆补证条目■越剧的前身。○柴萼《梵天庐丛录·的笃戏》:“的篤戲,或曰小歌戲,肇始於吾浙之嵊縣。在初原係一種歌曲,敲板按拍,娓娓動聽。”
的篤班(的笃班),◆[清]末在[浙江][嵊縣]一帶的山歌小調基礎上,吸收紹劇等劇目、曲調、表演藝術而初步形成的一個戲曲劇種。後來進入[上海],稱為紹興文戲,1942年起改稱越劇。○[許杰]《的篤戲》一:“縣黨部書記長的夫人[張太太],決定要看的篤班去。”
打篤磨(打笃磨),◆見“打獨磨”。
崇篤(崇笃),◆崇尚篤信。○[漢][孔融]《論盛孝章書》:“凡所稱引,自公所知,而復有云者,欲公崇篤斯義。”○[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下:“若夫崇篤久要,不隨勢利為厚薄,不敢望於今之君子也。”
誠篤(诚笃),◆1.真誠厚道。○[明][方孝孺]《雙桂軒銘》序:“公和易誠篤,表裏如一,與人交,豁然無隱。”○[沙汀]《范老老師》:“在兩個孫子當中,另一個比較理解祖父。在中心小學校當教員,拘謹誠篤,寫得一手好字。”◆2.猶虔誠。○《初刻拍案驚奇》卷四:“且上帝立戒甚嚴,不敢宣揚,但揀一二誠篤之人,口授心傳。”○《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真<祖宗革命>》:“吾言出,則必有疑難之者至,曰:□君乃[支那]最誠篤之革命黨,眾望所屬。”○[固桐晟]《西門豹治鄴》:“想到此處,[西門豹]心中暗暗高興,精神為之一振,馬上擺出一副信神的面孔來,甚至比一般人還誠篤。”◆3.真誠深厚。○[清][戴名世]《汪河發墓志銘》:“將死,曰:‘嗚呼!我死毋憾,但我主人聞之,病又加甚耳!’其中心愛主誠篤如此,因並誌之。”○[葉君健]《曙光》十三:“他與[彭瑪莉]之間的‘伉儷感情’也非常‘誠篤’,但他同時也和她建立了一個默契。”◆4.的確深厚。○[清][孫枝蔚]《題陳侯祠呈莫翁釐峰》詩:“[莫翁]誼誠篤,[陳公]名益美。”
病篤亂投醫(病笃乱投医),◆同“病急亂投醫”。◆[魯迅]《二心集?知難行難》:“做牢靠的時候是‘偃武修文’,粉飾粉飾;做倒霉的時候是又以為他們真有‘治國平天下’的大道,再問問看,要說得直白一點,就是見於《紅樓夢》上的所謂‘病篤亂投醫’了。”
病篤(病笃),◆病勢沉重。○《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昭王]強起[應侯],[應侯]遂稱病篤。”○《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鬧華光廟》:“後病篤,復遣人哀懇神君求救。”○《續資治通鑒?宋徽宗宣和元年》:“方[京]病篤,人謂其必死。”
矮篤篤(矮笃笃),◆見“矮垛垛”。
情趣用品,延时产品,各种都有,添加 微信:yztt15 备注:情趣!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1026.com/1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