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池的准确位置图片及功效(曲池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的准确位置)

曲池穴隶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出自《灵枢·本输》。当屈肘时,穴位处有凹陷,形似浅池,手阳明经气流注至此,犹水入池中,故名曲池。本穴为手阳明经脉气所入之合穴,五行中属土。具有清热解表,散风止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疏经通络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疾、瘾疹湿疹瘰疬热病、惊痫、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现代医学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肺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牙痛、麦粒肿、脑血管病后遗症、肩周炎肘关节炎高血压、皮肤病、乳腺炎、甲状腺肿大、过敏性疾病等。

曲池是治疗外感发热的常用要穴。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主皮毛,此穴为经气运行之大关,能通达上下,通达里表,即可清在外之风热,又能泻在内之火邪,是表里双清之要穴,故此穴用于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者,常与大椎、风池合谷相配以疏风散邪,调和营卫,清热解表。是临床清热解表之要穴。主治外感热病、风热上扰的头痛、咽喉肿痛,风热犯肺的咳嗽、气喘等。

曲池是治疗头面五官疾病之要穴。此穴不但疏散表热,还可清解里热,具有清泻热毒、通经止痛之功,治疗阳明积热所致的头痛、齿痛、目痛等五官疾患;《杂病穴法歌》曰:“头面耳目口鼻病,曲池合谷为之主。”临床用之确有很好的效果,可治疗牙痛、目赤肿痛、麦粒肿、腮肿、痤疮、黄褐斑鼻衄等头面五官疾患。

曲池是治疗痹证之常用穴。此穴位于肘部,具有通经络,调气血、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之功。《肘后歌》中云:“腰背若患挛急风,曲池一寸五分攻。”可用于治疗上肢痿痹、手臂肿痛、膝痛、瘫痪诸疾。

曲池是治疗皮肤病的要穴。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主皮毛,阳明主一身之肌肉。曲池穴善疏通走泄,能清血热、利湿毒、活血散风,可泻除热毒郁遏肌表的各种皮肤疾患。是临床治疗皮肤病的首选穴,常用于荨麻疹、湿疹、疥疮水痘、青春痘、带状疱疹、银屑病、皮肤脓肿等多种皮肤病症。

曲池是治疗高血压的要穴。本穴具有走而不守、通达上下、宣导气血的功用。可用于治疗热极生风,以及风阳上扰、气血上冲的头痛头晕;高血压多见于中医的“眩晕”“头痛”“肝风”等病症中。本穴不但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同时可改善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本穴是临床降血压的主穴。常与百会、内关太冲等穴位合用。

曲池的准确位置图片及功效(曲池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的准确位置)

穴位位置:尺泽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取穴方法:屈肘,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肘横纹桡侧端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简便取穴:以拇指指腹置于肱骨外上髁,指端前是穴。

操作方法:

1、按揉:用大拇指按揉或弹拨。用一手轻握另一手肘下,弯曲大拇指以指腹垂直掐按穴位。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掐按 1-3分钟。

2、刮痧充分暴露皮肤后,在曲池穴位置涂抹适量刮痧油,手握刮痧板,在曲池穴的部位,自上而下单向重复的刮。至局部出痧为度。

情趣用品,延时产品,各种都有,添加 微信:yztt15 备注:情趣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5450443@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1026.com/13360.html